第23章 一更半.(1 / 3)

加入书签

小区门口就有小摊贩卖葡萄,但云知没在小区门口买。

走过马路,再往前走两分钟,来到精品水果店。

她打听过了,这家精品水果店是连锁店,对货品有要求,店里不说所有水果吧,至少大半是精品水果。

葡萄种类比小区门口的小摊贩卖的齐全,卖相也更好,品相、味道比较有保证。

这才是她的竞争对手,以后也有可能是合作对象。

小摊贩的摊子上大部分只有一两种葡萄,最多三种,好的不好的混在一起,价格普遍在五六元钱。

也有更低的,能低到4.5元,但没办法避免八两秤。

云知走进水果店,店员立刻热情地迎上来问:“请问您想买什么水果呢?”

“我先随便看看。”很多水果她都没见过,也没吃过,比如菠萝蜜、榴莲、释迦……

如今市面上应季的、反季节的水果这里全都囊括在内了,看的云知眼花缭乱的,暗自感叹现代运力的强大,天南海北的物产都能买到。

看了一圈,把水果种类记下来,回去后慢慢查。

看完后,云知走到门口放选货篮的地方,拿了个篮子去挑选葡萄,每样拿一小串。

没一会儿,摆在明面上买的葡萄都拿了,称好打包,走到收银台:“你们店里所有葡萄种类就这些了吗?”

店员回答:“是的,要是您早几天来,可能还缺货,店里刚进一批货,今天全摆上了。”

“店里哪些品种卖得最好啊?”

“阳光玫瑰、巨峰葡萄、无籽红提、无籽露都是卖得比较好的。”

云知明白了,卖得好的要么便宜,要么无籽,但阳光玫瑰……

“我听说阳光玫瑰价格挺高,怎么你们这里卖得那么便宜?”

店员笑着说:“阳光玫瑰刚出来的时候价格确实比较贵,但是这个品种桂省、滇省、鲁省等等好几个省份都能种,价格就被这国内这些省份打下来了。”

“明白了。”

店员接过篮子问:“请问您是否需要做果篮?”

少量多种买水果的人她见过很多,但是只选葡萄的客人是第一次见,一般人来少量多种地买水果的人都是为了做果篮送人。

云知摇头:“我自己吃的,不用做果篮,我就是好奇,想每种都试试。”

“原来是这样啊。”店员没再说什么,扫好码结账。

云知付了钱,带着葡萄又走回家,路上顺便买了一本厚厚的笔记本。

回到家后,把葡萄洗好,每种先吃一颗,然后把外形、口感、价格之类的基本信息记在笔记本上。

选择出自己最喜欢吃的几款,最后再按照它们的稀有程度排名。

她打算反季节卖,不跟果农们和商贩们抢生意。

反季节的瓜果蔬菜大部分都能卖得上价,既然如此,那么在选择品种的时候,自然不用考虑太多。

反正都不怕不好卖,云知挑选时,就把自己的喜好也当做挑选的条件之一。

甚至把自己的口味放在了第一位,毕竟自己也是会吃的,自己爱吃的东西,种植的时候更快乐,植物能长得更好。

张明月母亲同事的爱人动作比云知想的要快很多,她想的是四五天能办好也不错。

没想到一天后,张明月就告诉她:“学校的事情办好了,正好入学季刚过去一个多月,就让你跟新生一起注册了,不过新生是一年级,你是六年级。”

云知惊喜道:“好快!谢谢!”

“不用客气,对了,把你地址发给我,我让我妈给那位阿姨发过去,过几天她会把课本给你寄过来,不过有可能是到付。”

“好,我等会儿就发给你。”云知本来还想问问张明月跟她母亲什么时候有空,自己想请她们吃个饭表达一下谢意。

草莓会送,饭也得请一顿才行。

后来想想,她们家庭条件那么好,什么饭店估计都去过。

而自己目前虽说有点存款,但经济条件也就那样,还不知道够不够修整关宁镇房子的。

不如等自己的房子和土地林子这些修整好,再请她们去玩一趟。

听说现在城里人都挺喜欢去农家乐玩的。

张明月那边给力,课本寄的是同城快递,第二天中午云知就收到了。

拆开后,里面是崭新的课本,六年级第一册第二册都有。

其实这个学期,大部分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把课本内容上完了,正在开展第一轮或者第二轮复习。

云知把课本翻看了一遍,发现快递下半部分除了课本,还有一些各科的课后练习册和试卷。

听张明月说,她不去上课的话,后续老师们布置作业、买新的试卷、习题都会通知到她。

她让云知加上班主任的徽信号,到时候班主任会在上面联系云知。

云知已经加上了班主任的徽信号,班主任突然收到这么大龄的学生,自己都挺懵的。

班主任自己都是个刚毕业没多久的大学生,也就比云知大两岁。

她挺羡慕班主任这样的大学生,毕业的时候才二十几岁。

而她自己,还不知道二十几岁的时候有没有考上大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