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青龙营,巡警局,新旧臣(1 / 2)

加入书签

次日上午。 朱媺娖在武英殿召见了阎应元、陈明遇。 “参见监国千岁!” “平身。” 待两人起身后,朱媺娖望去,只见阎应元三十许的年纪,身高八尺,即便穿着明朝书生的长衫,亦难掩壮硕体型。 其生就一双略细长的丹凤眼,一双浓重的剑眉几欲飞入鬓稍,面色微赤而短须。 可以说,与戏文中的关公相比就差一部长髯和一柄青龙偃月刀了。 至于陈明遇,也是三十多岁的样子,书生样貌,略带英武之气。整体而言,跟阎应元一比,其长相就显得有些平平无奇了。 对阎应元、陈明遇,朱媺娖并没有再去讲他们在后世的历史。 若以后想宣传他们在历史上的实际,让人假其名写成小说就是了。 如阎应元这等英雄人物,今生际遇必然会更加的精彩而壮阔。 朱媺娖道:“按数年前朝廷吏部调令,皕亨(阎应元字)本应调任广东英德县任主薄。 不过本宫知道皕亨腹有韬略,正在江阴典史任内击退来犯的海寇,也曾平定盐盗、民乱。 而今大明正是用武之时,本宫有意让皕亨转任武职,不知皕亨愿否?” 阎应元听了没怎么犹豫,立即道:“应元但凭监国差遣!” 朱媺娖满意点头,道:“此前南京京营有操江水师,由诚意伯刘孔照统领。 但诚意伯卷入京营贪腐桉中,已然撤职。操江水师在其手中亦败坏得不成样子,难以堪用。 本宫欲废操江水师,组建御林军水师青龙营。将授皕亨为青龙营参将下属游击,不知皕亨可能胜任?” 这次阎应元却没有立即答应,而是微皱眉头,露出犹疑神色。 朱媺娖道:“若皕亨有什么疑虑但讲无妨。” 阎应元当即拱手道:“启禀监国,应元虽通水性,却并不识水战,恐有负监国所望。 此外,应元志在驱除清虏,故更希望到江北前线军中效力。” 阎应元说完略有忐忑。 他这般直言直语,对职位挑挑拣拣,可不是一般上位者能忍受得了的。 朱媺娖却一笑道:“莫非皕亨认为北伐清虏只能从陆上走吗?海上亦可。 故本宫安排皕亨进御林军青龙营,为的便是早日击灭清虏。 而在今后,水师,或者说海军,用武之地更是不少于步卒、骑兵等陆地部队。 也是因此,本宫才将皕亨这等有良将之姿者安排入水师中培养。 至于说皕亨不通水战——青龙营尚未组建,皕亨大可从头学起。相信以皕亨之能,很快会成为一元水师良将的。” 阎应元一时无语,心想:监国您对我也太有信心了吧? 但他了解朱媺娖想法后,便也改变了想法——他相信朱媺娖不会骗他,既然说能从海路击灭清虏,就一定能。 他当年击退海寇顾三麻子后,与其交为朋友,相聚闲聊时也听顾三麻子提过,海上是可以前往辽东的。 便是不去攻打辽东,从海路直取清虏所据京津之地,亦是一大胜招。 念及此处,阎应元当即行礼道:“末将阎应元领旨谢恩!” 朱媺娖含笑道:“看来皕亨是想明白了。平身吧。” 随即朱媺娖又看向陈明遇,道:“听陆百户说,陈典史在任上缉拿盗匪,亦颇有功劳。 正好本宫欲在南京试行巡警制度替代五城兵马司,将设立东西南北中五处巡警局,陈典史便出任其中一方局长吧。” 陈明遇可不敢像阎应元一样发表意见,而且他对这个职位是颇为满意的。 听着像是和以前的五城兵马司副指挥使差不多,职位可比一县典史高多了。 当即跪拜谢恩。 朱媺娖最后又道:“青龙营、巡警局一时都还没着落,这段时间你们便到南京将官进修营先学习一段时间吧。” 此前,朱媺娖令红娘子整训南京各部兵马时,就顺带建立了新兵集训营,官兵整训营、将官进修营。 如今接受整训的原南京官兵,不是已被整编入新军中,便是被强制退伍了。 倒是将官进修营,除了一批原京营将官因涉及到京营贪腐桉中,被抄家流放,还是很小少数中低级将官在接受禁卫军的培训,尚未出师。 阎应元对禁卫军的很多东西都不了解,在战事方面其实也缺乏实际经验,正好可以在进修营学习一段时间。 至于陈明遇,只能算是捎带的。 ··· 随着朱媺娖于扬州大败十数万清虏之事传开,不论某些人愿不愿意接受,都不得不承认,坤兴公主监国已是事实,其即将继位为女帝也无法阻挡。 大明很多臣子的底线是灵活的。 再加上随着朱媺娖登基日期确定,需要不少大臣来充实朝廷各部,或是组建新的部门,便向一些在野的大臣发出了诏书。 这些大臣便相继来到了南京。 朱媺娖几乎每日都需要接见一些人,变得更加忙碌了。 这一日,朱媺娖先是在上午接见了袁继咸、何腾蛟。 这两位在此前都未卷入弘光朝的东林党与阉党之党争,又在半路上被朱媺娖收服,勉强算是她的“自己人”。 再考虑到这两位总督,在江西、湖广任上用处都不大,几无作为之地,朱媺娖便将他们招到朝中,协助她掌管朝廷各部。 “臣参见监国千岁!” “平身。” 因为太忙,朱媺娖完全没有跟两人讲客套话的想法,开门见山地道:“本宫欲为授季通(袁继咸字)先生为吏部尚书,授云从(何腾蛟字)先生为户部侍郎,两位可否胜任?” 两人露出惊讶神色,明显对朱媺娖开门见山式地谈工作有些不习惯。 然而,如今朱媺娖创下的武功更胜在湖广、江西之事,即便是坐在龙椅上,静静俯视着下方,也让两人感觉到了压力。 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