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封锁乌山郡(1 / 2)

加入书签

赵洪山等六人按照六合方位,站在乌山郡上空。 俯瞰着下方翻滚如海浪般的乌云,还有在乌云中游曳着的庞大蛟龙虚影。 “此地的气运蛟龙未有文昌碑镇压,竟能显化而出……诸位还是小心为上。” 赵洪山开口提醒了一句。 “先封锁这片天地!” “待乌山郡地脉彻底断裂后,再将其镇压。”宗人令祈如渊说道。 其余四人纷纷点头。 六尊三品大儒一步跨出。 天地仿佛瞬间亮了一下。 紧接着,赵洪山六人身边出现了一道道虚影。 这些虚影看不清面庞,但尽皆散发着令天地都要为之颤抖的气韵。 “国者,天下之利用也;人主者,天下之利埶也。” “得道以持之,则大安也,大荣也,积美之源也;不得道以持之,则大危也,大累也,有之不如无之;及其綦也,索为匹夫不可得也,齐愍、宋献是也。” “故人主天下之利埶也,然而不能自安也,安之者必将道也。” …… 每一尊虚影口中都在诵读着先圣经文,声音越来越大,很快便将惊天动地的雷霆之声都镇压了下去。 到最后,化作晨钟暮鼓般的隆隆声响,在天地八方回荡。 一尊尊虚影从六人身上走出,然后盘坐在虚空,口中的经文之声源源不绝, “国者,天下之大器也,重任也,不可不善为择所而后错之,错险则危;不可不善为择道然后道之,涂薉则塞;危塞则亡。” “故国者,重任也,不以积持之则不立。” “故国者,世所以新者也,是惮,惮、非变也,改王改行也。” …… 天地之间回荡着经文之声,并且被一股无形之力,紧紧束缚在乌山郡这片天地内。 一片光幕从这些虚影上无声垂落,没有任何力量逸散出来。 六尊三品大儒即便封锁了乌山郡,也没有任何一点力量作用到这片大地上。 生怕造成任何影响。 赵洪山看着脚下大地,以指代笔,“木。” 仅仅只是一个字。 就看到无穷尽的绿色光华汇聚。 一个古朴篆字化作了一棵参天古木,悬浮在乌云之上。 明明这个字一眼就能看出来,但是再细细看,却好似坠入了一片经文之中。 这个巨大的“木”字,其中的每一笔每一划,都是由数以百计的细小篆字组成。 一个字,赫然便是一篇经文。 这个木字甫一出现,虚空瞬间位置一顿,好似被一股难以形容的磅礴巨力,压得往下塌陷了一块。 另一边,秦镇梁在虚空中写下了一个巨大的篆字,“火。” 此字一出,乌云之上顿时翻涌起一片火云。 恐怖的力量疯狂向外弥漫,焚烧着一切。 四周的水汽瞬间蒸发,化作一片白雾向上升腾,排开四周的一切。 而后可怕的力量迅猛收缩,最终形成一朵火莲在乌云上空缓缓旋转。 “土!”象山书院贤公伍占春口绽惊雷。 “轰隆隆……” 虚空发出不堪重负的轰鸣声,明明是强悍到足以改变地形的力量,却被牢牢束缚在乌云之上,甚至连下方的乌云都没有受到半点影响。 “金!”万松书院贤公沈世君的身后,出现一棵参天松树。 但是定睛一看,这松树上郁郁葱葱的松针,竟然全部都是闪烁着寒光的剑器。 凌厉的气势直冲九霄。 高天之上的罡风,被一剑斩断。 爆发出“哗啦啦”的席卷之声,狂暴的力量还要镇压而下。 但是却被国子监贤公,关先礼的“水”形篆字拦了下来。 一股股浪潮不断冲上高空,将那凌厉至极的力量不断削弱,最终悬停在乌云之上。 “结天地五行之力,封!” 四院一监五名贤公齐声道。 在五人掌心,浮现出一块散发着五色光华的五色玉文箓。 迈入三品,国运加身,御天地五行之力,知世间运转之理,方可称之为大儒。 这五色玉。 便是汇聚了天地五行。 当散发着惊天之力的五行大字汇聚到一起后,天地骤然一静。 下一刻,整座乌山郡好似被生生从天地间分隔了出来一般。 明明依然存在于世间,但却和外界的一切,都彻底隔断了。 好似完成了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五人脸不红气不喘,互相对视一眼,然后点点头。 “接下来,就看宗人令了。” 祈如渊从须弥宝囊中,拿出一块散发着古朴之意的文昌碑,露出缅怀之意,轻轻抚摸着, “这块文昌碑消耗了三代宗人令的心血,在三百年前方才淬炼好。” “到我手里,已经是第五代,日夜都在蕴养,但如今终于能有用武之地了。” “镇压乌山郡,从此大晋气运便能稳固下来,再也不用担心这块要害之地了。” 关先礼言道,“只有圣人才能在不伤害本源的情况下凝练文昌碑。” “即便是一品,终其一生,也只能凝练一块。” “更遑论是三品?” 为了一块文昌碑,直接耗死了三尊三品大儒。 这样的代价不可谓不沉重。 三品大儒可活三百载。 正常情况下,大晋立国八百年,宗人令应该也就第三代。 可现在的宗人令,却已经传到了第五代。 而且本源业已枯竭,最多也就只能再撑二三十年了。 谁又能想到,一块再寻常不过的文昌碑,竟需要如此惊人的牺牲才能淬炼成功? 六个人高坐虚空,看着下方的乌山郡。 如今三县之地已经被完全隔绝开来。 外界任何动静,都不会牵连到此地。 只需要静静等待乌山郡彻底崩溃就可以了。 …… 于此同时, 一艘云霞宝船从京城缓缓升空。 宝船之内,礼部尚书古士鸿和吏部尚书盛仕铭,坐在第二层阁楼上。 第一层则是吏部和礼部两部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