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轰动与北上(1 / 3)

加入书签

说起来开发天水围这个项目由和记黄埔集团的名义来参与是最好的,九龙发展毕竟是主要以自持物业收租为主的公司。

雷蕴荣不需要九龙发展有多么大的进取心,也不需要去业内拼杀,这也是为什么他把综合能力不是很强的邱全金调到九龙发展担任总经理的最主要原因。

他不要求邱全金的能力有多强,只要他能够发挥他项目开发的能力,把九龙发展旗下的地皮开发出来就行。

而这次雷蕴荣之所以不选和记黄埔选择九龙发展来参与天水围这个项目,主要是因为资金问题。

和记黄埔之前因为要收购大酒店集团,从汇丰银行、花旗银行以及华人银行贷款了三十亿港币。

但是这三十亿港币在收购大酒店集团以及对葵青码头的开发已经用得七七八八了。

这次参与天水围项目,单单是收购魏城公司的股份就需要一二十亿港币的资金,再加上后续的开发投入,更是需要大量资金。

和记黄埔经过这几年的梳理虽然已经开始慢慢盈利了,但是相对于这些资金来说就有点杯水车薪。

更何况还要消化收购下来的大酒店集团,单是半岛酒店的扩建与翻新就是一个大工程,也需要不少的资金。

所以如果让和记黄埔参与的话,那就需要再次从银行那里贷款。

现在的和记黄埔集团市值已经超过了两百亿港币,再贷款个几十亿没有任何问题,而且像和黄这样的优质客户,多的是银行给你贷款。

但是雷蕴荣还是打消了这个想法,因为他不想冒险。

过两年就是地产危机,到时候和记黄埔不可避免的股价肯定也会跟着大跌,贷款太多的话雷蕴荣也怕为人所趁。

别看现在雷蕴荣似乎风光无限,但他一直以来都是抱有警惕之心的,说不定他现在在图谋怡和集团的置地公司,同时也有人正在图谋他的和记黄埔。

这两年雷蕴荣出的风头太大了,香江首富是让他拥有了更大的影响力,但同时也成为了众矢之的。

他的崛起也不可避免的阻挡了很多人的路,所以想他倒霉的人同样不会少。

雷蕴荣不想给这些人丝毫机会,虽然这样苟了一点,但是胜在安全啊!

而九龙发展就没有这个顾虑了,它是雷蕴荣全资的公司,还是未上市的,这就没有任何的隐患。

当然如果让现在的九龙发展一下子拿出一二十亿港币出来,可能也拿不出来,但是雷蕴荣可以从其他公司抽取资金注入到九龙发展里面。

它不是上市公司而且是雷蕴荣全资的,所以雷蕴荣个人和公司的资金往来就不像上市公司那么麻烦。

而且再不济,九龙发展也可以从银行贷款。

别看九龙发展没多少知名度,但是家底可是非常的雄厚。

雷蕴荣不仅把最开始收购的大厦以及一些物业注入到九龙发展,同时也将从九龙仓分到的资产也都注入到这家公司。

这些地皮物业资产可都是在港岛九龙这些繁华地区,现在随着地产行业的火热其价值可谓一日胜过一日。

目前九龙发展在中环金融区的新华人行大厦、环球大厦以及励精大厦三座非常现代化的大厦。

同时在九龙也有两栋大厦在收租,再加上海港城一期即将竣工,到时候九龙发展单单是收租每年就有好几个亿。

这对于天水围项目的投入可以说足够了,毕竟这个项目开发周期长,所以资金也就能分批投入。

至于九龙发展的其他开发项目,慢慢开发就行了,反正地就在那里又不会跑。

接下来几天,雷蕴荣也和霍大亨、包船王、胡应相以及李超人频频会晤,磋商天水围这个项目。

因为几人的聚会商谈都没有保密,这也让不少香江媒体注意到。

一些报纸充分发挥旗下员工的才能,内容全靠编,再加上一个耸人听闻的标题,立刻以此为头版头条就发行了。

《五位华人大亨频聚首,剑指怡和集团!》

虽然一些媒体报道的五花八门,但是这个标题无疑是最吸引读者的,所以东方日报凭此一时间出尽了风头,论对香江市民的了解,还是他们更胜一筹。

东方日报的大卖不由地让怡和集团都紧张了,如果西门·凯瑟克知道雷蕴荣五人是合作天水围那个项目,不然还真就有点相信了。

论谁看见五位华人大佬经常聚在一起都不会觉得他们商量的是小事情,肯定有大动作。

但是为了防止雷蕴荣动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西门凯瑟克不由地又找人检验了一遍怡置互控是否有漏洞。

其实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