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司马光的最后执念(2 / 3)

加入书签

文宽夫这个老匹夫,姑且不谈。

吕晦叔,现在看上去,一门心思就想等着韩绛下台,然后他顺利接过韩绛的旗帜,继续调整新法。

什么尽罢新法?

他现在已经不认账了。

张安道(张方平)这个两面三刀的小人,就更不要说了。

他就像当年背叛了庆历君子们一样,再次背叛了旧党君子。

一个《元祐字典》编修使的差遣和一个节度使的头衔,就让他心满意足了。

韩持国、冯当世,一个在洛阳,一个在大名府优哉游哉。

司马光尝试给他们写信,他们回信的内容,却只有风雪月。

朝局是一个字也不提。

现在也就只有孙允中(孙固),偶尔还能到他家里坐坐,和他说说话,谈论一下国事。

可孙允中的身体比他还差。

这一切的一切,让病愈后的司马光手足无措,也让他越发的不安。

绝望,在他心中蔓延。

好在,他还有最后的希望——天子!

天子会长大的。

现在把持朝政的奸臣们,瞒不了天子多久的。

待到天子亲政,只要拨乱反正,一切就都还有希望。

所以,司马光在回都堂后,就一直在等着天子召见他。

可左等右等,也没有等来天子召见。

他想过主动上书,请求入对。

可是,他是执政,贸然上书求对,太犯忌讳——自从王曾利用入对的机会,在章献明肃面前,力陈丁谓罪状,将丁谓扳倒后,大宋朝堂上不成文的潜规则之一就是——宰执不可主动单独求对。

谁这样做了,就等于告诉其他人——这个家伙在打大家小报告,大家伙都注意点。

历代以来,再没有人敢触碰这条红线。

本来,司马光还有一条暗线可以用。

张茂则父子在内廷的时候,宫中消息,总会和他通气。

张茂则也会在两宫面前,替他说话。

可自从去年,张茂则忽然在永厚陵中上表请求到永昭陵替慈圣光献守陵后。

大内震动,整个张茂则一系的内臣,不是被贬去了偏远军州,就是下落不明。

连其养子张巽,也是下落不明。

宫中的大貂铛,几乎都是先帝时代,把持着大内的那些人。

他已经失去内援了。

这让司马光内心,更加忧郁。

以至于,他开始病急乱投医。

每每有人入宫,他都会特意来这都堂外面守候。

可惜,天子似乎很忙碌。

除了读书,就是去开封府,平时还要练字,很少召见大臣。

刑恕算是他守了这么多天,守到的

所以,司马光激动的握住了刑恕的手,对他道:“老夫能否请和叔帮个忙?”

“明公请说。”

“下次陛下再召见和叔的时候,和叔能否和陛下提一句老夫,让陛下下诏单独召见老夫?”

他握着刑恕的手,动容的说道:“老夫已经没有多少时日了。”

“而陛下却还年少。”

“老夫担心,倘若陛下不能召见老夫,那么,老夫要对陛下说的话,恐怕就只能放到遗表上了。”

刑恕看着已经枯瘦如柴的司马光,叹了口气。

其实,朝野上下都知道的,司马光对那位陛下的期待。

但朝野上下的明眼人同样也都清楚,那位陛下对新法的真正态度。

他连吕惠卿都要保!

何况是那些代表了先帝心血的政策和法令?

看着面前苍老、枯瘦的司马光,刑恕有些于心不忍。

他在心中叹息一声,道:“下次陛下若再召见下官,下官一定将明公的话,转告陛下。”

刑恕能理解司马光的心态。

他坚信当今天子会站在他这边,其实只是这个老人最后的执拗。

没有人敢在司马光面前,戳穿他内心的幻想的。

因为,这会死人的。

每个人都只会和他刑恕一样,在司马光面前,假装司马光相信的东西是对的。

像哄小孩子一样哄着他。

因为,所有见过司马光现在的样子的人都知道,这位旧党赤帜,天下道德楷模,已经时日无多。

司马光听完刑恕的话,立刻高兴起来。

“老夫就知道和叔会帮忙的。”他拉着刑恕,坐到都堂前的园的一个凉亭里。

他开始和刑恕,说起当年的很多事情。

刑恕耐心的坐在司马光身边,听着他絮絮叨叨的回忆着往昔的事情,不时的出言附和。

但在心中,刑恕却有些唏嘘。

去年此时,司马光

天子御笔亲书,寄予厚望,两宫遣使慰劳。

彼时的司马光,身负着天下之望,被无数人视作救时宰相。

而一年之后的今天,司马光的一切光环都已经褪去。

尽管被拜为执政,却再也没有人将他视作救时宰相了。

反倒是,之前不被人看好的老臣韩绛,在短短一年的宰相任上,做了无数事情,赢得了天下人的称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