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七章 兰州(2 / 2)

加入书签

最多三五百匹……”

“还没有吐蕃一个小部落,一次卖给咱们的马多!”

若是刚到熙河的那个时候,一次看到几百匹马,向宗回恐怕还会激动一会。

然而现在……

他已经麻木了,甚至不将三五百匹马放在眼中。

因为他见过的马太多了。

“国舅所言甚是……”知兰州城李浩在旁边陪着笑道:“不过西贼素来如此……相对来说,这一次入贡的马匹,可能是历年来最多的了……”

西贼、北虏,素来严格禁止对大宋输送马匹,能送一百匹马过来,就已经很不错了。

如今,西贼舍得送来数百匹。

确实是前所未有的大方!

向宗回哼哼两声,表示不屑。

在汴京的他,或许会觉得三五百匹战马,是一个天文数字。

但在熙河的他,却经手了成千上万的马匹。

熙河兰会路边防财用司,最大的对外任务,就是买马。

而且是每年要买够一万五千匹,上不封顶!

这样的任务,对其他人而言,可能困难重重,但在有着佛牙舍利在手的向宗回、高公纪来说,只是小事一桩。

青唐吐蕃各部,都愿意卖马给大宋,然后换一个将自己的贡品,供奉到佛牙舍利的供台前的机会。

更何况向宗回和高公纪,出手大方的很。

愿意为了好马,给出溢价,而不是和过去的官吏那样,斤斤计较。

于是,他们两人上任不到半年,就已经完成了今年的买马任务。

一万五千匹战马,都已经或者正在送去陕西、河东的路上。

随着向宗回走下城墙,几个蕃将立刻带着人跟了上去。

他们走下城墙,靠着城墙根,一排正在施工的棚屋正在加紧施工。

坩炉、风箱、炉灶,在工匠们的手中渐渐成型。

这才是向宗回来到兰州的原因——主持兰州都作院的建设。

“明年开春,都作院可能正式运作?”向宗回问道。

跟着他下来的李浩,当即答道:“回禀国舅,应当可以……”

“派出去探矿的人,可有消息?”向宗回又问。

李浩摇摇头。

向宗回凝视着正在施工建设的都作院的相关设施,他轻声道:“这可是官家都在关注的事情……”

“找到铁矿,兰州就可以设铁监,就可以铸铁钱了!”

铁钱这种货币,流通范围很小,基本都是本地铸造本地流通。

可,那也是钱啊!

有了钱才好办事。

李浩当然知道这个,他说道:“请国舅放心,下官已经将兰州城中熟悉山区地理的人都派了出去,入冬之前,应该就能有消息!”

“嗯!”向宗回点点头。

都作院,可不仅仅是打制兵器的地方,也是制造农具的地方。

而铁农具可是关乎着他和高公纪明年种木棉的大业!

所以,这两个月来,他和高公纪一直在忙着这个事情。

尤其是得了官家支持后,他们就大张旗鼓的开始在兰州、熙州等地建立都作院。

从秦州、环州、庆州甚至永兴军、京兆府招募铁匠。

如今,万事俱备,只差找到合适的铁矿资源了。

(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